下面,我来解释一些经常网上说的一些检测方式
第一个,原彩问题
我们工作室检测标准中,原彩识别不作为是否原装依据
因为我们自己就经常恢复原彩
原彩是iPhoneX屏幕的一个功能,这个功能在ios12以后被Apple人为的设置的门槛
原彩需要 额外识别屏幕的识别内码(识别内码类似于身份证,iPhone的每个部件都有识别内码和识别外码,类似于人体的DNA以及身份证的作用,让系统以及工厂识别是否更换过,这个识别码每个原装部件都唯一,所以更换别的不见,识别码不一致,则是判定更换)
一开始确实让大部分人都惊叹,其实我们一开始就可以更改,这个涉及两个步骤,
1.提取原来屏幕的识别内码,
2.烧掉新的屏幕的识别内码,在录入新的识别内码

技术上现在已经被黄牛大部分普及了,现在组装屏, 后压屏,进水,摔伤,组排屏等等都是可以通过上述步骤显示原彩
如果卖的iPhone没有原彩,那么可能是存在屏幕更换情况
但是,不代表屏幕非原装
因为原装拆机屏幕互换也是无法显示原彩,因为这个是关乎识别码,不代表屏质量
这个我们以及可以获取以及输入,我们工作室的屏幕工作流程中就有重新植入,那么重新植入之后后续iPhone使用就可以使用原彩以及距离感应
还有一种更改主板识别码,这样吧主板识别码烧录清空,这样任何屏幕安装上去都是原彩
这样的操作将会对成像控制模块带来危害,这样其实没有原彩效果,
逻辑模块没有比对内容则判断可以开启,但是一旦关闭,就会发现iPhone屏幕比夜览还要黄和暗,长期使用也对视力有害
这类机型大部分是深圳组装机或者水货机中比较常见,一般店家是没有这样烧录设备和批量连接操作,而且不能刷机和升级,否则可能引发主板故障,或者原彩重新关闭
第二个,功能判定,比如试试看触控是不是ok,我们不做判断标准
因为这个只是屏幕目前功能情况,触控失灵也是分为硬件和系统两部分
之前因为ios12升级会导致触控失灵,还引发了不小问题,不是屏而是系统
所以这点不做判断标准
另外补充人脸识别
这个与屏幕无关,涉及的部件是,face组件(包含前置摄像头,红外线,矩阵感应器等),主板,和听筒三个部分来实现,缺了一个就失效,这个是和屏幕无关的
第三个,爱思助手检测靠谱?看这个就知道屏幕情况?

这个iPhoneX现实更换过电池,其实这个并不是准确的
因为这个电池是返厂保修之后,官方更换的电池,官方记录在官方的GSX系统
然而爱思这类检测的是硬盘数据,硬盘数据是出厂值,那么就不会变化
就会因此显示更换
根据其原理,那么更改硬盘记录就可以了
可以显示全绿

这个也是一种悲哀
因为太多人觉得这个靠谱,所以导致黄牛开始更改硬盘数据,造成爱思全绿当做原装手机卖
原来这个技术可以简单的鉴别机身更换情况,确实是一个好东西
就是因为太多人知道,然而本身也不是什么过硬唯一的技术,就导致黄牛的滥用
现在成了不靠谱的代名词
再看上图,液晶屏幕一栏是空着的,因为Apple的iPhoneX系列屏幕价格最高,也有最多的最大的技术专利在里面,所以这是不写入硬盘的

机身遍布识别码,这个识别码是一种辨别信息,所有识别码都有加密,通过数据编辑
在工程系统,或者高权限的gsx系统都会统一对应序列号,
这个也是Apple返厂检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,一旦错误,则判定第三方篡改,拒保
除了返厂流水线,是没有个人或者机构有权限查询的,属于保密信息
这个才是我们采信的技术,
识别码可以更改,这个更改则会导致屏幕无法显示,所以是最佳识别
如果觉得iPhone购买不放心,可以在官网购买,官方出现问题的概率几乎为0 最安全的方式 最后补充简单解释一下,我们如何判断是否原装
- 拆机(一切检测都需要拆机根据机身情况综合判断,我们如此,Apple的返厂也是如此)
识别内码,识别外码,人为拆机痕迹,进水痕迹,外力损坏痕迹,屏幕厚度变化情况 屏幕支架的色彩差异,分离胶质的受热测试,外观检测,屏幕边缘切割痕迹,大小IC的固定系数 排线表面波痕,等等....很多 不拆机的检测都是闭眼看诊,再多经验也是有很高的失误率,只能作为粗查
一切文字形式的表述都不能代表你能学会知识 很多专业知识是不可以言传只能身受
这个二手机就像二手车,检测不是你们个人来看的
,很多时候靠着网上的之前片语就觉得你行了
然后打开手机闪光灯外观看半天
二手机或者水货出售前都会更换外壳更换外屏
让你看起来新的不可思议 就像二手车回收进来就整备,什么都打扮的很新,
发动机舱擦得金光闪闪 为什么?
因为很多消费者都是以貌与人,
觉得新就是好的 iPhone不像汽车可以很方便的打开发动机舱
(对应意思就是手机机身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打开)
所以看外表不能代表什么 很新的外观仍有可能是组装机或者进水机,
也不代表后续能长期使用
那么你们该如获知手机的机身情况呢?
我们的重要原则-
-iPhone实际检测,(没有实物机到手检测,不下判断以及费用确认)
检测包含很多内容 主要分为三大内容
1.机身损坏检测, 主要有:是否有进液?,物理损坏?,螺丝缺失?,散热固定缺失?,主板拆修?功能是否有缺失
2.iPhone部件识别, 主要有,区分是否有更换部件情况,屏幕是否有后压,组装,组排,或者更换, 7系列以上则需要检测密封胶是否完整 GSX显示数据是否和主板信息匹配(匹配且主板分离检测确认无拆修则是ok) GSX是否有不良案例或者不符合信息,比如解砖时间,蓝牙码 如果有更换部件,部件是否原装,是否影响后续使用
3.成色识别 这个主要是销售趋向时候需要
这些还都是粗劣的缩略,可以简单的说是,
类似于瓜子这种二手车app里面的检测报告 照片+项目之类的
所以实际来说个人无法做到,主要有三点
1.无法识别情况,这个同等于维修师,没有实际鉴别经验加持,没有大量检测情况,以及售后数据,官方工厂标准,你不知道细节判断的标准,冤案率就很高,尤其是进行美容处理的机身,或者是拆过机的判断健康程度等,比如

后压屏,组装屏,进水屏幕。摔伤,压排屏,支架复压,ic移植,背光更换,3D触控更换,外观和内在都是一样的,你能看出来什么? 一般检测的经验要求比较高,比维修还要高,中低级不适用(或者说他们的检测有局限性)


既然看到这里,也提供一些检测数据案例





还有比如:玻璃色彩,内屏颜色,这个是可以外观判断的,但是不适用与一般用户,因为这个需要特种白光灯下检查,工厂也是如此,需要极高专业性,个人用户不具备判断标准
这个就是典型半真半假最让人相信的解释
因为外屏更换中因为工艺以及用料中会体现一部分的色彩差异,但是有区别的就是正常色差和异常色差,因为工厂生产屏幕的时候会有特殊图层,在不同光线下会有一点不同散光区,属于正常色差,这就是为什么要使用专业的特种白灯检查,个人就放弃吧,不要指驴为马,三人成虎
但是这个色彩差异因为屏幕加工情况而差异,色差很小的,需要具备很多的检测经历,以及对iPhone屏幕的了解才能明确,像个人很容易误判,正常的色差和异常色差无法区别,正常的说成假的,假的看成真的,还是很常见的,而且一旦因为这样的半真半假信息的获知,觉得自己很厉害,咬住一个点就开始发威,顽固的不太十三般,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场景
不要放大自己的能力,把专业的事儿留给专业的人



- 这个题都回答不了,那么请把分辨这个事儿留给专业得人
- 购买和维修你要付出的是信任
- 更多时候付费考虑的是售后和技术问题,而非售价而已
个人用户首先一点明确,自己不是专业人员,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,
要么找个手机店,要么去直营店,要么去售后
归根结底,购买新机减少风险和担忧
低价的二手和水货,
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